全力做好“六穩”“六保”,“黨建+金融”能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8月20日,鹿邑縣試量鎮街上,飯店老板孫先生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剛剛,他通過享受“黨建+金融”服務便利,線上貸款一鍵授信8.4萬元。
緊緊拉著農商銀行工作人員的手,孫先生贊不絕口:“這筆錢貸得真快,對飯店擴大經營太及時了!”
這是周口市深入開展“黨建+金融”活動的一個掠影。近日,該市全面啟動“黨建+金融”金橋工程。
該活動由周口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與周口農商銀行系統共同實施,通過銀政雙方基層黨組織共建、各自資源優勢發揮和共享,大力推廣親情化、常態化普惠金融走訪,滿足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和廣大群眾金融需求,實現多方共贏,構建縣域大黨建、金融大服務新格局。
組織共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統領作用,成立由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村(社區)主任、駐村第一書記、村內威信較高的黨員和群眾、農商銀行(農信社)人員組成金橋工程服務小組,為基層群眾提供存貸匯等基礎金融服務和繳納稅費等便民服務,實現“基礎金融不出村,綜合金融不出鎮”。
資源共享。充分利用農商銀行的資源優勢,搭建農村金融場景,實現支付結算、生活收付費等“一鍵操作”;開發多元化線上金融產品,開展評級授信、單列信貸計劃,搭建電商平臺,便利城鄉青年等“網絡人”的農產品銷售、金融投資、融資、各類金融和非金融業務咨詢等,實現金融需求的云服務。同時幫助村(社區)盤活農村集體經濟賬面存放資金,通過整合借貸、融資租賃、股份合作等方式,優化村集體存量資金合理流動,實現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支持各行政村、經營管理能手、種養大戶創辦各類經濟實體,全面提高農村集體經濟收入。
發展共贏。開展“金融大講堂”“文藝活動下鄉”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廣泛宣傳相關惠農、富農政策,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戰略“紅色引擎”,以此帶動一批“公家人”,重點對接基層黨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干部、返鄉鄉賢、技術能手、致富帶頭人,篩選“白名單”,將其作為鄉村振興的人才基礎;發展一批“合伙人”,積極與超市、商戶、菜市場等建立“異業聯盟”,以合作多贏方式,延伸嫁接村(社區)客戶;開發一批“網絡人”,集聚村鎮青年才俊,針對外出創業青年、大學生群體,依托互聯網渠道,提供線上線下金融產品,為年輕的“網客”群體定制增值服務。
據了解,周口為全省第一家啟動“黨建+金融”金橋工程的省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