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思路:融合創新,打造新農業產業鏈體系
農業項目想要獲得成功,必須基于綜合開發的原則,強化三大融合創新:
1、是“一、二、三”產的融合創新——就是將種植業、加工業與服務業融合起來,以“一+二+三”或“一+三+二”的模式是最快實現盈利的,更主要的是符合投資建設規律。
2、是“產品、產業、品牌”的融合創新——就是以優質農產品為基礎,以產品產業鏈為銜接,以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為終極目標,打造全新的農產品全程產業鏈體系。
3、是“生產與景觀”的融合創新——以農業生產基地標準化建設再造農田景觀,以鄉土意境滿足時尚度假市場,通過景觀性農業生產基地的打造實現農業產業鏈的升級。
二、選址思路:依托當地資源優勢,確立優先發展區
關于選址,注重兩個方面:
1、以當地傳統的核心農業產業為依托,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優先進行核心農業產業提質升級項目,將有利于在未來的經營中與核心產業產品形成有機聯動。
2、以地方特色農產品的原產地標志為基礎,優先進行地標性農產品標準化建設,有利于形成品牌效應。
三、投資思路:以企為主,進行多元化投資
要堅持以企業投資為主,同時以園區全產業鏈項目吸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當地涉農企業、其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以參股、獨資、合資和合作等方式,介入農業園區的投資開發,當地農民依托農業園區進行合適的創業和就業。
四、用地思路:堅守原則,遵循兩個大前提
關于用地,遵循兩個前提:
1、不占用基本農田建設配套設施,合理規劃利用農民住宅、荒山、荒坡、荒灘、廢棄礦山和農村空閑地建設農業配套設施。
2、注重保護并優化區域生態環境,把農業景觀、鄉土文化、青山綠水、潔凈空氣構成的優美環境作為發展農業園區的根本依托予以可持續維護與優化。
五、建設思路:有機融合,實現產業鏈節點聯動
關于建設,絕不能是孤立的節點建設,而是要與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農業產業服務等建設有機融為一體,最終實現農產品全程產業鏈、農業產業產業鏈各關鍵節點的綜合性聯動發展。
六、產品思路:品質為王,強大品牌建設
關于產品,要面向終端市場,做好基于“特色地域、特色品種、特色氣候、特色種養、特色加工”等要素進行創新整合、提煉基礎的標準規劃與設計,推動形成品牌農產品全程產業鏈,極大地提升產品的吸引力。
七、運營思路:市場主體,發揮好產業鏈各節點共振作用
關于運營,要堅持終端市場為主體的原則,但同時要更好發揮產業鏈各節點在規劃設計、宏觀指導、技術培訓、品牌營銷、公共服務、規范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達到共振形成的重要作用,調動各節點的積極性,從而加速推進農業園區發展。
八、農業園區投資建設基本建議
1、應該做好策劃規劃
當前社會處在一個思維覺醒的時代,工業4.0、互聯網+、90后登場、老齡化社會等等代表未來趨勢的跨界融合,是農業升級的必然方向。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農業園區投資不是拼體力,而是拼思維、拼資源、拼品牌、拼情懷、拼生活方式。策劃規劃是連接資本、政府、民眾和市場的魔法師,從選址、立項、設計、建設,策劃師和規劃師在農業園區建設里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關鍵。
2、不能盲目投資
農業園區投資建設不是硬開發、大開發、盲目開發,而是軟開發、小開發、巧開發 。近幾年農業項目規模越來越大,動輒千畝萬畝,財力雄厚的開發商以資本為傲,加之不切實際的一些內部軍師推波助瀾,很容易陷入投資沖動和資本思維里,最后變成拼砸錢和打價格戰,從而違反了農業園區投資規律,導致成本難以收回,萬億投資付之東流。
3、有品牌創意,農業園區才能好收益
農業園區投資建設是一個值得長期耕耘的事業,但不是來大錢、來快錢的領域,如何找到前期的盈利點,快速的形成現金流,使園區能夠良性運轉,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只有通過園區自身形成的現金流,才能夠通過創意設計形成獨特的農業園區品牌產品,才能夠形成好的收益。